智能制造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发展,已成为制造业重要发展趋势,对产业发展和分工格局带来深刻影响。从智能装备行业的区域竞争格局来看,目前,国内的智能制造装备主要分布在工业基础较为发达的地区,如长三角地区。
此外,从今年7月31日工信部公布的《2018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中也不难看出,包含上海、江苏、浙江在内的长三角地区共计有18个项目入选,并直接带动了周边省份。长三角地区究竟有怎样的魔力,能够在智能制造领域脱颖而出?
区位优势显着?
总体来看,长三角地区智能制造主要集中在以南京、上海、宁波三市组成的“三角区域”,苏州、无锡、常州、杭州等智能制造发展较好城市均在区域覆盖范围。从发展水平来看,各地区发展虽存在差距,但整体“智造”业内发展水平相对平衡,形成“多点开花、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
比如上海,集聚了众多国内外智能制造领域龙头企业,在关键零部件、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等方面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并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机器人产业基地。南京则凭借区位优势及雄厚的工业基础,吸引并培训了一批装备制造企业,行成了以轨道交通、汽车零部件、新型电力装备为特色的高端装备集群。
本地区还拥有全国知名的沪宁杭工业基地,有纺织、化纤、电气、电子、机械、化学、黑色冶炼及压延加工、交通运输设备制造、金属制品、食品、服装加工等多种行业,很多行业在全国总产量中占很大比重,此外微电子与电子信息、精细化工、新材料、生物工程、机电一体化等高新技术产业已经具有一定基础。
另外根据海关的数据显示,长三角货物出口总值占了全国的一半以上,进口也占了四成,特别在目前贸易战的大背景下,长三角长期而深厚的外贸资源积累,也更加有助于企业在开拓一带一路、拉美、非洲等区域的市场。
政策制定精准
自2015年以来,我国发布多项政策大力支持智能制造快速发展,长三角地区各省市也陆续制定了许多针对性极强的政策措施,与国家政策相呼应:
《关于上海创新智能制造应用模式和机制的实施意见》指出,将智能制造作为“上海制造”向“上海智造”转变的主攻方向,实施智能制造应用“十百千”工程(培育10家引领性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建设100家示范性智能工厂,带动1000家企业实施智能化转型)。
《江苏省“十三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也提出了一系列发展目标: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年销售(应用)达5000台,自主研制首台(套)重大智能制造装备及生产线300个以上;重点行业机器人密度达到200台以上。全省规模以上企业制造装备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关键工序核心装备数控化率超过80%;建成1000个智能车间等。
《浙江省智能制造行动计划(2018-2020年)》进一步明确了未来三年浙江省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目标任务、重点领域和工作举措,具体包括:突破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大力开展智能制造相关标准宣贯推广,培育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等。
南京、杭州、无锡、常州等其他长三角地区城市也陆续发布了自己的智能制造政策,并与当地的产业特点有机结合。
智造产业结构完备
长三角地区拥有完备的智能制造产业链。以江苏吴中为例,当地已经形成了从核心零部件、本土制造、成套装备到系统集成、信息技术、终端产品的完整产业链。
苏州一家企业称,企业的选址主要从五大因素考虑,包括供应链、客户群、人才、政府配套政策、区位,而综合考量后发现长三角是不二之选。
另一家企业也表示,因为公司服务的是平板显示产业,当时在长三角聚集了大量的人才,而且这些人才基本上在华东这里已经定居落户,所以选择落户长三角。另一个原因是供应链的优势,智能装备需要大量的加工,供应链基本上就在公司车程两小时之内的距离。此外还有公司未来的发展战略,他们将来计划进入半导体的测试领域,半导体的人才集中在上海,所以在上海青浦也会有一个新的基地。
据高工产业研究院介绍,长三角板块共有机器人企业1700多家,涵盖了核心零部件、本体和系统集成,并有大量应用端企业。这一数字远远超过环渤海板块的800多家和珠三角板块的900多家。
从研发方面来看,长三角城市群拥有普通高等院校300多所,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工程实验室等创新平台近300家,每年研发经费支出和有效发明专利数均约占全国30%。其中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大学为代表的研究机构从事机器人多方面的设计、应用和开发研究;复旦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为代表的研究机构主要从事机器人人工智能、智能控制等方面的研究。另有部分企业参与机器人研发,与高校科研院所形成优势互补,如上海电气集团下设的中央研究院目前主要从事服务机器人方面的研究。
长三角也是中国资本最为关注的区域。今年上半年,包括苏州艾利特、锥能机器人、轻客智能、君屹自动化、来福谐波、节卡机器人、尔智机器人、高仙自动化、仙知机器人在内的企业均获得了数千万乃至上亿元融资。GGII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机器人行业一级市场股权融资规模达到28.45亿元人民币,比2017年同期增长超过30%;其中超过40%的资金流向了长三角地区。
不过高工产业研究院认为,长三角地区各省市在产业布局方面有一定雷同,特别是汽车制造。长三角地区汽车产业智能制造已有一定的饱和,而电子信息行业需求正当时,3年后化学、纺织、通用设备等领域的智能需求会出现井喷。(来源:高工机器人网)